之前寫過很多次配置方案。但是產(chǎn)品變得太快,加上一些新朋友沒時間翻以前的文章,所以決定干脆重新寫過,單身的,結婚的,三口,老人,孩子都會再過一遍。今天先從未婚青年開始,大概的人物畫像是22-30歲,未婚。已婚也可以參考。
未婚青年需要哪些保險?
?1、重點考慮疾病和意外?
從保障的角度,普通人需要這幾種保險: 重疾/壽險/醫(yī)療/意外。
重疾險:得比較嚴重的病,一次性賠付一筆錢。
壽險:疾病或者意外身故,賠付一筆錢。
醫(yī)療險:生病住院,能報銷。
意外險:意外身故賠一筆錢;意外醫(yī)療給報銷。
這其中,身故賠付的錢是留給家人的。得病或者意外受傷,賠付的錢或者報銷的錢都是給自己花的。未婚青年,大多處在「一人吃飽,全家不餓」的狀態(tài)。沒有娃,父母還在工作,或者有退休金。主要顧好自己就可以。所以配置保險的時候,主要考慮自身存在哪些財務風險。很簡單,主要風險就兩種:疾病/意外。集中把這兩個風險帶來財務壓力轉移走就好了。
?2、?兼顧年輕人的特點?
配置的時候,考慮未婚青年有以下幾個特點:
1、預算有限。
剛畢業(yè)沒幾年,工資不高花銷卻不少,如果買了房子還房貸,更是捉襟見肘。所以需要高杠桿的產(chǎn)品,在保障的長度和廣度上可能要做出一點犧牲。
2、身體健康
一方面年輕人身體好,另一方面體檢和醫(yī)療記錄都比較少,對核保的影響較小。這時候投保不容易除責。
特別是還沒有體檢出「甲狀腺結節(jié)」的同學們,趕緊買點,以后查出來想標體承保還挺難的。
3、費率便宜
同樣買一款產(chǎn)品,同樣的保額,25歲的保費,只要40歲的60%。趁年輕多做點保額,過些年回頭看,怎么看怎么合算。
4、未來優(yōu)化空間大
保險配置是一個隨著人生變化,不斷優(yōu)化的過程。并不是一錘子買賣。(我自己第一張長期保單是2008年買的,最新的一張保單是今年3月份買的。仍然在不斷補充優(yōu)化中)從20歲到40歲,費率便宜,健康允許,繳費期20年也不會超過60歲。優(yōu)化空間是很大的。但如果40歲以后再加保,費率高、健康條件差、繳費期短。優(yōu)化空間小很多。
每月100元起,4套保險方案
根據(jù)以上特點,按每月100 /300 /500 /800 元預算,做了4套方案??傆幸惶走m合你。
注:
1、方案均以「25歲、男性、有社?!篂槔挲g越大保費越高,同齡女性保費更便宜。
2、沒有社保的,在方案基礎上加一個239元的「成人住院保」。
3、同類產(chǎn)品中盡量挑選了最便宜的,實際配置的時候,同類產(chǎn)品按偏好替換即可。
?方案 1 :每月100元預算?
注:「健康福」選擇「身故返保費,滿期無返還」
方案剖析:
1、優(yōu)點:極致杠桿
這份方案,包含「50萬單次重疾+15萬輕癥*3次+輕癥豁免+30萬定期壽+200-400萬住院醫(yī)療+30萬意外身故+3萬意外醫(yī)療」,保費才100/月不到。
2、缺陷:保障時間短
杠桿高,是因為犧牲了保障長度。重疾只保了20年,定期壽只保了10年。所以,這份方案就是給掙扎在溫飽線的小伙伴準備的,在校大學生其實也可以考慮。先湊合著用,10-20年內的基本保障有了,不至于「裸奔」。但是,未來預算條件只要有所改善,必須盡快優(yōu)化,添加終身的壽險,和更長保障期的壽險。
3、可以改動的地方:
之所以會加上30萬定期壽,是考慮到,可能有些家庭經(jīng)濟條件不好,父母的經(jīng)濟條件也比較一般。那么加一個定期壽,萬一有事,可以留給父母養(yǎng)老。如果這部分不需要,可以挪到重疾上,把健康福的保障時間拉長到30年。也可以挪到意外險上,增加意外險保額。
方案 2 :每月300元預算?
?
注:「達爾文超越者」不選擇二次癌癥和特定疾病
方案剖析:
1、優(yōu)點:保障全面
這份方案,包含「50萬單次重疾+25萬中癥*2次+15萬輕癥*3次+輕癥中癥豁免+50萬定期壽+200-400萬住院醫(yī)療+50萬意外身故+5萬意外醫(yī)療」,保費300/月出頭。
2、缺陷:晚年無保障
雖然重疾保障拉長到70歲,比方案1長了很多,但是70歲之后還是空白。下一步還是要繼續(xù)加保終身的重疾。但是加保的壓力要比方案1小。有固定收入的小伙伴可以考慮這個方案,每個月300塊還是省得出來的。等未來,每個月還能再拿出300塊的時候,就可以加保了。
3、可以改動的地方:
預算不夠的情況下,不是犧牲保額,就是犧牲保障時間。達爾文超越者,這里選擇了「50萬保額保到70歲」。犧牲的是保障時間。也可以換一個思路,選擇「30萬保額保終身」,然后再加一個20萬20年的「健康?!梗磕甓嗉?00塊,前20年保額不變,20年后保額下降,但是70歲之后也有30萬重疾保障。
?方案 3 :每月500元預算?
注:「達爾文超越者」不加二次癌癥和特定疾病
方案剖析:
1、優(yōu)點:保障更全面
預算終于夠花了,可以買多次重疾了。
50萬重疾*1次+30萬重疾*5次+25萬中癥*2次+15萬輕癥*3次+輕癥中癥豁免+50萬定期壽+200-400萬住院醫(yī)療+50萬意外身故+5萬意外醫(yī)療。每個月512塊,略有盈余就負擔得起。這個預算,買足50萬多次終身重疾還有點不夠,所以用30萬終身多次重疾和20萬單次70歲重疾搭配。有終身了,也有多次了。短期內不加保也夠用了。
2、缺陷:晚年保障降低
70歲之后,「達爾文超越者」終止。重疾保額就只剩下30萬。到那時候肯定是不夠的。
未來優(yōu)化的方向,就加終身的重疾,預算夠加多次,預算不夠加單次,都可以。
3、可以改動的地方:
這個預算有點尷尬,不上不下的。多加點預算就可以都補成多次重疾,再少點預算,則建議換成單次的終身重疾。
另外,到達這個預算的,大概率有買房打算,準備多加點定期壽吧。
方案 4 :每月800元預算?
注:「嘉多保」附加二次癌癥
1、優(yōu)點:保障很全面
多次重疾有了,50萬保額,終身,都有了。百萬醫(yī)療我換成了5年合同的定心丸,有錢任性,不用擔心續(xù)保。同樣是長期合同的還有微醫(yī)保里的長期醫(yī)療險,6年合同,也更便宜些。
定期壽也加到了100萬。
2、缺陷:沒啥缺陷了
預算夠買啥都行,注意別在產(chǎn)品對比里糾結太久就好。年收入達到六位數(shù)的小土豪們可以參考。
3、可以改動的地方:
對多次重疾不感冒的、追求高杠桿的,可以把多次重疾換成單次重疾。大概能做到80萬左右的保額。也可以多次+單次搭配。但既然預算夠,建議務必配置部分終身重疾。有余力可以再加些零碎的產(chǎn)品,比如報銷靶向藥的,單獨交通意外的。
一個攢保費的好方法
有人說自己手散,保費很難攢下來,每年交保費的時候都很狼狽。所以現(xiàn)在微保和支付寶的「月繳」方式很受歡迎,每個月自動扣錢,很方便,壓力也不大。但是其他產(chǎn)品不一定有月繳的形式。
教給大家一個方法:零存整取。比如我某個保單的保費是3600元,就可以在銀行的手機銀行里開一個「零存整取」賬戶,每個月發(fā)了工資存300塊進去,一年后就可以取出3600元+一點利息了。
養(yǎng)成儲蓄習慣是理財?shù)牡谝徊健?/p>
有人說我自己記不住存錢。那還有一個方法。
打開支付寶,搜索「心愿儲蓄」。
心愿目標金額就是保費,實現(xiàn)時間12個月,付款方式綁定你的工資卡。轉入時間就選你發(fā)工資的日子。這樣,每個月自動從工資里轉到余額寶里,并且是凍結的。滿12個月后自動解凍,剛好取出來交下一期的保費。完美。
本文轉自:米保險-每月100元起 | 未婚青年的 4 套保險方案
更多保險問題,咨詢專業(yè)老師快速解答
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:bx33358(點擊復制微信號)
推薦閱讀: